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創新社區設計
Innovative community design 
開課學期
105-1 
授課對象
理學院  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  
授課教師
張聖琳 
課號
BP5031 
課程識別碼
544 U193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5,6,7,8,9,10(12:20~18:20) 
上課地點
 
備註
上課教室:社會系館207室與范 雲、吳金鏞合開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7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51BP5031_community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邁入21世紀後,都會人口不斷增加,社會集體聚居呈現全新面貌與意義。在新世紀脈絡中,社區作為集體生活改變的起點,對未來有何意義?以社區為核心的各種力量也迅速更遞與重組,我們如何面對未來社區的變化?需要創新的思維與行動。
台灣歷經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的社區營造運動,創造出遍地開花的社區行動與組織團體,但新的環境與社會結構的變遷,帶來新的挑戰,以社區為核心的在地連結要如何來因應(對抗)資本所帶來的全球性異化?在地具體的行動與策略如何被組織在一起?台灣在地社區如何邁入社區2.0的時代?
因此,社區設計不只是實體形式的組構創作,也是群體生活的再思考。以社區為尺度,思考集體生活的下一步,重新定義與改造人與環境、人與人的連結。
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是社區設計與實務工作的導論課程,經由課堂講授、實地參訪、專案計劃、社區實務操作練習,訓練學生具備理解、參與、經營、設計社區相關事務的能力,教導學生未來參與社區行動的初步認識與能力。藉由實際場域田野:
1.學生能體會社區設計在未來社會的潛力,能探索永續發展的方法。
2.學生能察覺社區生活中的問題、思考可行性方案。
3.學生能了解新工具與媒體,思考創新與設計的架構。
4.學生能發展具有行動實踐可能的方案,並且動手執行,以產生真實影響力。
 
課程要求
1.課程上課時間為週二下午5、6、7、8、9、10節,包含課程助教小組討論時間,核心上課時間自下午1點30分起。
2.社區設計期末作業:
五到七人為一組,全班十組為限,選定一社區,觀察與紀錄、找出社區中的重要議題與問題、討論可行的解決方案,針對未來策略,設計出一社區集體事件或活動的執行計劃。
3.成績評量要求:積極參與課堂討論,完成作業,將分為二個部分:
(1)個人:a.須每週依要求繳交500字上限學習心得或作業,20%;b.社區參訪調查報告,15%。
(2)團隊:a.須積極參與各種分組討論及團隊操作,15%;b.期末須繳交一個綜括理念、策略、實務的可行方案,50%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個人學習心得與作業 
20% 
修課同學每次上課需要彙整 
2. 
參與討論及操作 
15% 
每次上課由助教觀察並記錄 
3. 
社區參訪調查報告 
15% 
課內及課外的社區案例參訪調查 
4. 
期末小組團體報告 
50% 
分組實作之綜括理念、策略、實務的可行方案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3  「設計社區」課程介紹:創新思考的社區設計導論
從創新社區發展的角度來討論:如何以社區的力量來解決問題?如何設計社區的空間、時間、人間?
助教協助分組。
第一次參訪社區:由台大前往六張犁、通化街、師大週邊、王公廳。
小組田野報告作業:觀察社區,關注當地居民組成、商業活動、周遭空間、當地氣候條件。助教協助分組作業。
 
第2週
9/20  「設計空間」:協同住宅與社區共識的建構
透過介紹都市原住民社區-溪洲部落重建住宅,來理解都市多元文化的社區建構過程。
設計人民的空間:介紹基地、使用者、空間劇本、建築模式語言。
透過參與式設計與模式語言的介紹,設計不再是設計師個人的美學表現,是再思考社區的起點。讓生活在環境中的人民可以重新掌握好環境的生成與創造,解放設計權力,讓每一個人都可以打造自我的環境。
1小時課程、2小時溪洲社區實地參訪
在溪洲部落上課:下午一點在捷運新店站出口集合,步行到溪洲部落。
 
第3週
9/27  「設計預算」:林國明教授(參與式預算)
城市與社區民主:台灣主要都會如台北市、台中市、新北市皆以參與式預算審議為主軸,展開深度的草根民主行動。
社區參訪:關注集體生活與公共環境。
田野參訪作業:透過社區基地調查與觀察,撰寫一劇本,描述與紀錄社區中發生的一集體事件。
 
第4週
10/04  「設計地圖」:公共參與地理資訊系統PPGIS(蔡博文、盧道杰教授、鍾明光老師)
如何掌握社區知識、設計地圖與公共行動?透過邀請演講與實作,親自演練公共參與地理資訊系統練習與操作。  
第5週
10/11  「設計田野」:課程移到10/1(六)食養田野工作坊 
第6週
10/18  「設計田野」:教室討論,老師、助教協助分組討論,決定期末作業主題方向與議題,並深化社區調查。
各組簡報目前進度
 
第7週
10/25  社區深化調查:針對各組議題,各組依需求參訪,引介社區資源、人脈、相關團體,相關同類型社區,尋求解決計劃與策略。
本週至各社區上課
 
第8週
11/01  「設計氣候」:氣候變遷與社區(林博雄教授)
聚焦在社區尺度的微氣候量測與環境規劃設計,如何評估社區微氣候?。
發展以社區為基礎的氣候調適行動、社區氣候,社區公共空間與微氣候調節。
作業:撰寫一劇本,描述家中到台大的氣候變化。
 
第9週
11/08  「設計防災」:陳亮全教授(確定)
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,要如何因應調適與減緩?
以社區為基礎的防災行動,要如何建立?
 
第10週
11/15  小組方案初評:以創新力、洞察力、理解力、問題可解決性、時空可執行性、財務可平衡性… 等面向,對於各組所提出方案,進行個別組別簡報與初評,並提供共授教師的評論意見,供持續發展改進之用。 
第11週
11/22  「設計思考」工作坊:創新設計學院
如何利用設計思考來解決問題?
 
第12週
11/29  「設計音影」:影像敘事-吳米森導演
如何利用影像紀錄社區-開鏡五四三工作坊
 
第13週
12/06  「音態創藝」:音樂地景的社區視野-蔡佳芬教授
觀察社區、發現社區特色聲音、紀錄與採集、發想與創作、社區回饋與迴響
1.傾聽社區:學生實地觀察社區的聲景,並訪問居民對於環境各種聲音的印象,做成簡報於課堂上討論。
2.尋找議題:根據田調的結果,找出有趣的議題,發想可創作的元素。
3.聲景創作:利用手機、錄音筆或是學生擅長的媒材將聲景進行創作與發表。
 
第14週
12/13  「設計虛擬」:看不見的社區
數位地景下的雲端社區已形塑了我們的生,研擬社會媒體與社區媒體的新可能,透過大數據與社區網路共作,如何連接不同人群與虛實分合的未來社區。「設計智齡」:智慧多代生活
構思未來多世代共生社區網絡,探討老人社區、社區物聯網…等議題。
 
第15週
12/20  團隊發展方案工作討論一�暫停課堂課程 
第16週
12/27  團隊發展方案工作討論二�暫停課堂課程 
第17週
1/03  期終方案互評 
第18週
1/10  成果發表 
第3-2週
10/01  「設計田野」:食養城市人文農創田野工作坊。10月1日週六全天,所有同學都要參加(詳細報名網站與時間地點另行公布)
田野觀察與紀錄
為了走入社區,增強學生對田野工作的興趣與真實理解,學習基本田野工作技能,包括田野深度訪談、訪談資料蒐集、田野觀察記錄,以實際案例理解及回應田野倫理與責任議題,掌握社區的田野資源與實作要項。